最近的太陽真的太邪惡了,畢竟是到了台灣最熱的7月份
在這季節我們地區根本沒有所謂的日夜溫差,有時早上都還會被熱醒呢....
真的很佩服白天還需要在外跑跳的人,也很懷疑那些擁有漂亮底妝的人到底用了什麼秘密武器
我想,一定很多人都跟我一樣會開始找夏天的控油粉底
但最終結果還是會發現底妝過了幾個小時後依然浮粉脫妝
如果你還是沒有找到適合夏天的底妝產品,那你真的要看看這篇文章
可能會幫你找到度過這酷熱的夏天,擁有持久水亮的光澤底妝喔
< 本文與 -DR.CINK- 合作試用 >
現在粉底液型態很多種,你一定想像不到夏天竟然要使用精華型粉底吧!
沒錯,DR.CINK就在夏天推出了一款專為夏天打造的精華型粉底液
就是 水微滴絕美妝容粉底液
先給你們看他的質地部分,擠出來可以看到他是非常水狀的粉底
DR.CINK他們利用活氧浮懸微滴科技將粉體均勻混在保濕精華中
所以用手指推開後可以明顯看到他的保濕度是相當足夠的
平常使用我會先充分地把粉底液搖勻
然後直接用他買粉底就會附贈的超美肌無痕粉底刷來將粉體與精華融合
先讓你們看融合後的樣子,即使是用粉底刷抹開也可以發現他是很輕盈不厚重的妝感
但遮瑕力卻絲毫不馬虎,右圖就可以明顯看到塗抹均勻後的膚色是可以被遮蓋住少說八成以上的
直接上妝給你們看!
他這附贈的無痕粉底刷很好用,是真的不會有刷痕
但是我實際使用下來,粉底刷是需要每次使用完就要清洗的唷
不然他的無痕效果就會稍稍減弱,這點必須注意一下
右圖看得出來他是幾乎把我臉上的小瑕疵九成的遮蓋住了
但像下巴的色素瑕疵大概是七成左右的遮瑕
而且雖然他是添加保濕精華的粉底液,但可以看到他柔焦的效果卻意外地好
帶有柔焦效果的底妝相對就會讓毛孔像PS後一樣的隱形
這邊給你們看個妝前妝後的對比
雖然我的素顏是沒有人麼太多的重大瑕疵
但細看還是可以找出有一些毛孔、粉刺及一些痘疤的瑕疵
像我這中度瑕疵的膚質來說,光靠這瓶水微滴粉底液就足夠日常生活使用囉
接下來因為畢竟我們臉不是平面,難免會有一些凹面或細部的地方
這隻無痕粉底刷因為他是斜角設計,所以就可以利用他斜端去加強五官細部的妝
全臉完妝後就可以看到無暇的皮膚呈現在鏡子前了~~~
這妝感無暇中又帶光澤、高遮瑕卻又不厚重
果然是整型級別的粉底液
而且我必須強調,全臉完妝後真的絲毫感覺不出悶感
輕盈的粉體是絕對可以大幅降低脫妝浮粉的機率
但前提是你用這瓶水微滴粉底時量不要太多
首先因為他的遮瑕效果是真的很棒,上太多反而會有面具感
而這面具感也就只是妝感太濃艷,還是不會有厚重悶熱的感覺
我第一次使用就因為他質地非常水的關係,我就活生生一次按壓兩下上全臉
我當下真的沒嚇壞,我整張臉幾乎要平掉了
所以通常按壓一下並使用無痕粉底刷來上妝是絕對夠你全臉+脖子的粉量唷
最後全臉刷完一層粉底後,我會再多一個用海綿蛋輕拍的步驟
這步驟其實可有可無,我純粹是因為習慣而做
有加這個步驟是稍微降低遮瑕度,讓妝容看起來更加輕薄
而且我平常也只會在眼周輕拍而已,並不會帶到全臉
全臉單上粉底液後的妝容就是這樣
想找缺點嗎?我相信你一定找不到
因為這瓶粉底液最厲害的就是能讓所有人都找不到肌膚的瑕疵斑點
有時上完妝我都會覺得自己皮膚真完美,直到卸完妝才清醒XD
接下來,如果你今天是油肌,你一定多少還是會對精華型粉底保有遲疑的態度
沒關係DR.CINK他們也有一款蜜粉正好可以幫你解決容易出油脫妝的問題
這是琉璃柔紗珍珠蜜粉
小小一罐還自帶粉撲,所以不管是外出或在家上妝都很方便
這珍珠蜜粉的粉質也很細緻,柔焦的效果也很好
雖然是白色粉末,但上在臉上是幾乎不會改變你的膚色
我個人的膚質是中偏乾,用這塊珍珠蜜粉我只會加強在T字部位
我會比較喜歡用剛剛使用的無痕粉底刷來上蜜粉
使用前只需要拿一張紙巾將剛剛上過的粉底液擦乾淨
然後直接去沾取然後再稍微甩掉一些多餘的蜜粉
除了加強T字部位,我這次還第一次去加強了我的鼻翼旁毛孔較大的地方
基本上因為剛剛的水微滴粉底已經把我毛孔遮蓋得蠻完全了
所以在刷上珍珠蜜粉頂多就是更柔焦而已
平常喜歡臉頰是有光澤妝效的人建議還是局部上蜜粉就好囉
像我特地保留了顴骨部位不上蜜粉,那個光澤就可以完整地被保留著囉
而上過蜜粉的地方就可以打造出柔焦粉霧的妝感了
喜歡全臉有光澤保濕感的就可以用我的方法,在T字部位輕輕刷一層蜜粉就好
而習慣臉比較粉霧就全臉撲珍珠蜜粉,尤其油肌用這法是絕對可以加長你帶妝的時間唷
喜歡什麼妝感自己決定~!
鏡頭拉遠,讓你們看看一般路人看到我的皮膚是長這樣的
那個光澤、無瑕的妝容真的不騙
就跟他粉底液名稱一樣,真的是絕美妝容
不過這邊想提醒一下
這瓶水微滴粉底色號只有三個
我拿到的是01自然色,可是應該很明顯看到色號還是比我膚色淺很多
所以建議大家還是直接選01自然色比較保險
另外還有偏粉的02號跟粉底顏色更白的01號
詳細還是靠櫃或到他們官網看看實際的顏色再來決定要帶哪個色號
最後,謝謝你們收看
這次分享就到這,我們下次見